志愿军遗骸回国(志愿军遗骸是火化了再回国的吗)

一、志愿军遗骸是火化了再回国的吗


志愿军遗骸回国


不是,志愿军遗骸回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远比想象中艰难。先说一下为什么烈士们的遗骸由韩国送回,而不是朝鲜?原因很简单。抗美援朝战争交战地点横跨朝鲜半岛38线南北,尤其是在第三次战役之后,我军多在38线以南地区作战。由于作战态势紧张,许多牺牲战士的遗体来不及运回后方区域,只能就地埋葬。于是,这些烈士长眠在如今的韩国境内。

整个朝鲜战争,志愿军总共牺牲19.8万人,除5000人的遗体被送回国内外,朝鲜境内大部分烈士遗体都被找回,安葬在朝鲜的烈士陵园里,包括著名的毛岸英。

二、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回国了吗


志愿军遗骸回国


志愿军遗骸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从韩国回归中国。

2020年9月27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共同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双方交接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9月28日上午,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扩展资料:

015年3月20日上午,在韩国仁川机场举行第二批68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后,中方礼兵双手托起烈士遗骸棺椁,列队登上等候在一旁的中国空军接运专机。

2015年3月20日11时30分许,运载68具烈士遗骸棺椁的伊尔76运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在中国两架歼-11B战机的护送下,穿云破雾,缓缓降落在沈阳桃仙机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三、志愿军遗骸能全部回国吗


志愿军遗骸回国


让每一位英雄都能魂归故里,这是纪念和慰藉英雄的最好方式。很多人在含泪观看国产运输机运-20接回烈士遗骸的同时,心中也会生出几分疑惑。

既然是如此重要的事,为什么不能一次性将所有烈士遗骸都带回祖国呢?

其实在朝鲜战争结束后,我们国家就一直在推动烈士遗骸归国。但在当时敌军仍然掌握着制空权,想要将大量的烈士遗骸运回国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战后很多年里,我国一直没有精准的志愿军阵亡统计数字,根据《解放军报》提供的数据,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共伤亡36余人,其中阵亡人数在17万人以上。

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统计,这个数字进一步精确到197653人。

在朝鲜战争期间,战场情况异常复杂,战局瞬息万变,很多时候战场总是越打波及范围越大,作战的地域不断地发生改变。战士们经常来不及妥善收拾战友们的遗体,便立刻投身到追击敌人的队伍中。

就连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也“朝鲜死,朝鲜埋”,他的墓碑后来成为了一座感情的丰碑,永远竖立在中朝两国人民心中。

2014年首批归国的志愿军烈士中,022号棺椁属于一位名叫陈曾吉的烈士。

他曾是志愿军某侦察排的班长,1950年在一次带队深入敌军控制区侦察时遭遇埋伏,无一生还。而他最后一次给家里人写信,还是1949年解放战争的时候,自此之后家里人再也没有收到他的消息。

陈曾吉的弟弟也是一位志愿军战士,曾与哥哥身处在同一片战场,当他跟着后续部队继续前进时,在战场上发现了哥哥的遗体,并含泪亲手将哥哥掩埋,跟着下葬的只有一枚能够证明身份的印章。

之后,陈曾吉的家人苦苦追寻70多年,在2019年,也就是陈曾吉的遗骸归国5年后,他们才终于在烈士陵园通过那枚印章找到了他。

陈曾吉家共有7个人参加抗美援朝,最后只有他的两个弟弟生还。当年陈曾吉牺牲时只有20岁,弟弟陈虎山在找到哥哥时,却已是80多岁高龄。年轻的战士眼神依然坚定,但弟弟却已垂垂老矣。

在得知陈曾吉牺牲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找到哥哥就成了陈虎山唯一的心愿。在心愿达成后,老爷子回家不过2个多月便去世了。

但这之后的每一年清明或者7月1日前夕,陈虎山的孩子都会代表父亲,来到沈阳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大伯陈曾吉扫墓,替父亲那一辈人好好地守着他。

少年之身,报国之躯

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的中国志愿军,只有少数才回到故土,更多的是安葬在朝鲜,韩国境内也有很多阵亡的将士。

英雄们为国捐躯时,抱的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迈,但我们作为后人,还是更希望他们能够叶落归根。这也是很多烈士战友们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心愿。

可惜由于当时敌军依然掌握着制空权,将大量烈士遗骸运回祖国并不容易。

而且由于作战时期,战场局势多变,战线越拉越长,很多烈士遗骸基本上都是牺牲后,就在距离一线阵地30到50华里的地方就地掩埋安葬,墓地的分布也非常分散。战争期间,双方处于人道主义,都会对阵亡的将士进行掩埋。

志愿军在离开前会临时掩埋好战友的遗体,以便战后再妥善安葬,但在战后,特别是在原敌占区对零散掩埋的战死者遗骸进行收集时,难免会有遗落。

为了让这些牺牲的烈士们得到妥善安葬,战后志愿军从1953年9月开始,便陆续启动牺牲烈士的搬运和烈士陵园修建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在朝鲜境内共建起了8处中心烈士陵园。

而交战双方阵亡人员遗体的首次交换,则发生在1954年的9月1日,地点选在了板门店附近。当时交换的朝中军事人员遗骸一共600具,其中有100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

但根据后来的统计,抗美援朝期间牺牲的志愿军战士多达19万人,还有很多战士依然长眠在异国他乡,即便韩国专门成立了“遗骸发掘见识团”,但依然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搜寻和挖掘。

就算是在2014年作为首批归国的烈士遗骸,也并非立刻就能与自己的亲人团聚,因为身份信息不完整,他们往往都要在烈士陵园中继续等待,等待亲人闻讯赶来相认。

在沈阳烈士陵园,环形的烈士英名墙下总是摆放着黄白相间的菊花。1951年牺牲、2016年第三批归国的烈士许玉忠,就是英名墙上的一员。

71年前,30岁的许玉忠他同战友说了一句“来世再见”,便冲向了敌人的阵地后,再也没回来。这让他的同乡战友耿耿于怀。

战友一直在试图寻找许玉忠的家人,直到多年后,偶然遇到一位带着孩子来体验农活的邻村人许玉生,在与许玉生闲聊时说起:“你认不认识一个叫许玉忠的人?”

没想到许玉生差点当场落泪,急忙回答:“那是我三哥!”

许玉忠的家人从这时起才终于知道了他的下落。许玉生的儿子许同海直到67岁了,还在寻找这位三伯。2014年开始,许同海听说每年都有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虽然没抱什么指望,但内心深处还是藏着深深的期待。

他并不清楚,其实早在2016年他的三伯就已经安葬在沈阳的烈士陵园,直到又过了两年,许同海才在寻亲团队的帮助下,找到了三伯许玉忠。

去英名墙认亲时,许家人特意带上了老家的黄土、小枣和花生,当年许玉忠就是吃着这些参了军。离家时还是“少年之身”,回家时却已是“报国之躯”,从韩国回到祖国不过2个小时的航程,许玉忠走了半个多世纪。

永不忘却

72年前,曾经风华正茂的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幸福,肩负着民族的期望和人类正义,历经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回了胜利,却也倒在了异国他乡的战场。

对我们来说,回家是一个简单而幸福的重复动作,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最简单的重复,就是最难得的幸福。回家的人是幸福的,幸福的人总会想起那些创造回家之路,却没能回家的人。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有一面“烈士英名墙”,上面刻着19余万名抗美援朝烈士的名字,在这面由黑色花岗岩堆砌的墙壁前,出现了很多感人的瞬间。

虽然时至今日,已有九批共913名志愿军烈士得以魂归祖国,但是还有更多的英魂还在异国他乡静静等待,相信他们回家的那一天也不会太远。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永不忘却就是对烈士们最好的纪念。

志愿军遗骸回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志愿军遗骸是火化了再回国的吗、志愿军遗骸回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猜你喜欢